为深入洞察行业动态,推动盾构技术高端化、智能化发展,7月2日,北京盾构工程协会理事长袁大军、支部书记吴煊鹏、常务副理事长乐贵平、执行秘书长阮霞、监事朱宏军、支部组织委员许亚斋等专家团队一行赴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开展调研考察。双方围绕智能盾构科技研发、行业国际化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并实地调研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西延伸工程103标土建项目。
图1 协会一行在大直径类矩形顶盾一体机前合影
上隧对协会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季书战,上隧装备董事长兼总经理龚卫、副总经理黄圣、总工程师闵锐、副总工程师石元奇、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顾旭莹等分别在上隧装备盾构生产制造基地,企业展示厅、会议室、施工现场介绍了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城建隧道装备有限公司近年来在智能盾构科技研发与应用、在大直径类矩形顶盾一体机、盾构科技应用新场景取得的新成就。
图2 协会一行在听取上隧装备1965年以来的科技成果介绍
座谈会上,上海城建装备董事长兼总经理龚卫系统介绍了上隧装备智能盾构技术研究的四阶段发展路径:第一阶段:专家系统决策支持,自动化系统联动;第二阶段:助力系统自主控制,实现推拼同步(可选);第三阶段:管片智能拼装与物流系统无人化;(智能盾构2.0)第四阶段:泛在感知、自主决策与学习优化,辅助工序全面自动化。龚卫表示:上隧智能盾构研发与应用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即智能盾构2.0时代。
之后,双方与会人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协会理事长袁大军对上隧装备的阶段性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就技术标准化、国际合作等方向提出建设性建议。并指出:“推动盾构智能化需产学研协同发力,协会将搭建更高效的交流平台,助力企业突破技术壁垒。”
图3 上隧装备与协会一行在座谈交流
调研组一行还深入上海地铁13号线西延伸项目盾构施工现场,实地调研考察智能盾构技术2.0落地一线的实际效果。调研组在盾构机内部观摩管片自动拼装技术、智能盾构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并从施工效率、安全管控到数据互联,全面了解智能盾构技术落地的难点与创新点。
图4 观摩管片自动拼装过程
聚焦智能盾构科技,共绘盾构行业创新蓝图;深化合作,共赴国际化新征程。在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盾构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此次调研为协会制定2026年工作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强化了与会员单位的纽带关系。上隧装备总工程师闵锐表示:“协会的指导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将携手推进中国盾构技术的国际化进程。”